野銀部落是蘭嶼六個部落中,保留最多傳統建築—地下屋的部落。蘭嶼地處多地震、多颱風、多強風的位置,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建築方式來因應這高溫多風多雨的環境
然而,1966年蔣夫人蔣宋美齡視察蘭嶼時,對於地下屋建築深感同情,強制拆除了地下屋,讓當地居民搬進新興建的566座兩房一廳的國民住宅,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流轉,卻發現當年的國宅是海砂屋
現今,野銀部落保留了最多最完善的地下屋建築,要進入地下屋需要徵求屋主同意,因此,建議參加導覽團,由當地居民深入介紹後,再與其一同進屋唷!
我們是先在KLOOK預定,當天會有工作人員打電話提醒。或是也可以抵達蘭嶼後再請民宿老闆幫忙安排,都很方便
我們的導覽團是一位70多歲的爺爺負責,整團有8人,爺爺有些口音,因此雖然爺爺講解得很賣力,但聆聽解說上還是稍微有些吃力
蘭嶼地處海洋低氣壓嶼大陸氣流的交會點,夏季颱風、冬季東北季風,為因應這樣的氣候,發展出半穴居的建築方式。完整的住宅,包括地下屋(主屋)、高屋、涼亭
地下屋通常建於地下深1-2公尺處,面向海邊,屋前通常有兩塊靠背石,若女主人過世會將左側靠背石往前放倒、男主人過世則是將右側靠背石往前放倒,兩周後才能再立起來,有時會多放兩塊靠背石招呼客人用。屋內分為三個空間,連通的空間都不大,需要蹲下來才能通過。最外面那一層是客廳,可以招呼客人,若是家中成員在家裡過世,遺體會埋在外層的木板下方;中間那層是臥室與廚房,地板是傾斜的,外高內低,睡覺時頭朝外,在屋內燒柴的黑煙會附著在整個屋子的木材上能夠防止蟲蛀呢!天花板上掛著許多羊角、獸骨、魚貨,炫耀家中的財富與地位;最裡面那一層則是儲存東西之處
(野銀地下屋)
(靠背石)
(最外層—客廳)
(中層—廚房與臥室)
(最內層—儲存東西之處)
另一個建築是涼亭,會建築在通風好、視野佳的地方,是聊天、休憩、工作的地方。有些遊客會稱呼其為”發呆亭”,確實是個適合再優閒午後,三五好友坐在裡面泡茶聊天吹海風的好地方呢
(涼亭)
最後一個建築是高屋,半地下屋的形式,是家中還未成家的大小孩睡覺的地方,也可以帶同學一起來玩樂或睡覺
(高屋)
野銀地下屋由在地的達悟族人替我們導覽,介紹得相當詳細深入。比較可惜的是,進入地下屋內不太通風,走到第二層真的非常的悶熱!若是怕熱的朋友可能要自備攜帶式小電風扇,能在比較舒適的環境下聆聽導覽唷
[野銀地下屋導覽]
地址:野銀地下屋
價位:$300/人
時間:約1小時
推薦指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