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 藍色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托普卡匹皇宮(Topkapı Sarayı)→聖索菲亞大教堂(Ayasofya)→古地下儲水池(Yerebatan Sarayı)→有頂大市集(Grand Bazaar/ Kapalıçarşı)→台北

一早先來齊拉岡皇宮探險!能參觀到這座新式皇宮也是住在齊拉岡皇宮酒店的一大優勢唷

(齊拉岡皇宮,與多瑪巴切皇宮一樣,都是比較後期的新皇宮)

吃飽後,繼續探訪神秘的迷人的伊斯坦堡,今天的行程皆位於舊城區,走路即可抵達各個景點!

第一個來到的是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正式名稱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由建築師Sedefkâr Mehmet Ağa建於1609-1616年,名字雖然有藍色,但其實建築本身並非藍色,而是內部選用的其中一種磁磚顏色而得名。此外,他也不是全世界唯一的藍色清真寺,位於馬來西亞的Masjid Sultan Salahuddin Abdul Aziz Shah也是唷!

另外,藍色清真寺非常特別的一點,就是他擁有6根喚拜塔(Minaret),喚拜塔代表的是清真寺的財富與地位,一般的清真寺頂多1-3根。而會建造出這樣的6根喚拜塔,傳說也是個美麗的錯誤。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原本指示建築師建一座黃金清真寺(黃金Altun),然而,在土耳其語中發音與六(Alti)太過接近,建導致建築師聽錯,陰錯陽差成就了這座舉世無雙的清真寺。但這個傳說故事可能是要為了弭平聖地麥加的怒氣,因為,當時聖地麥加擁有一座唯一的六根喚拜塔的清真寺禁寺。結果蘇丹也在伊斯坦堡建造一座同樣是六根喚拜塔的清真寺,無非是一種炫耀與宣揚的舉動。為此,蘇丹甚至出資替麥加的禁寺多蓋了第七根喚拜塔,至今,禁寺已經擁有9根喚拜塔囉!

(藍色清真寺是免門票的,但務必要遵守宗教上的規定唷!女生要包頭巾、不能穿無袖上衣、不能露出胸口、男女褲子都必須超過膝蓋。如果真的穿了不合格的衣物來,也不用擔心,這個檢查站會發披肩讓遊客把露出來的地方給遮起來!)

 

(喚拜塔與圓弧的穹頂,是清真寺最顯眼的特徵。穆斯林一天要禱告5次,分別為早晨、中午、日落一半、日落、睡前,過去由宣禮員登上高塔吟唱喚拜,現今則多由廣播取代。登上喚拜樓後發出的聲音,是可以響徹伊斯坦堡的唷)

(原先的潔淨亭,但現在已無使用,而改成在旁邊的清洗區淨身)

 

(室內內鋪滿了這鮮紅底與藍色鬱金香花卉地毯,由衣索比亞雅進貢的羊毛地毯,為了維護,進入清真寺內一律拖鞋,入口處會發塑膠袋給大家裝鞋子。雖然有人覺得因此使清真寺充滿腳臭味,但我覺得還好XD) 

 

(天花板的穹頂,在正中心直徑27.5 公分,高43公分,阿拉伯經文與伊斯蘭的幾何圖案所構成,肅穆而崇高) 

(內部由超過20000片的籃色彩釉磁磚構成,上面有超過50種鬱金香圖案、花卉、可蘭經壁畫,也是藍色清真寺的由來)

(正中央的講道壇,每逢星期五午間或節日,長老會在此講道,整個清真寺都能聽到在講道壇上發出的聲音呢)

(大大的拱頂與美麗的彩繪玻璃,繁複的經文與鮮紅的地毯,正是藍色清真寺的特色)

[藍色清真寺]
地址:Sultan Ahmet, Atmeydanı Cd. No:7, 34122 Fatih/
İstanbul
開放時間:0830-1700,禱告時間禁止入內

離開藍色清真寺後,門口的蘇丹艾發邁德廣場(Sultanahmet Meydanı )也非常值得逛逛。原為君士坦丁競技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ole),是羅馬時代用於賽馬或戰車等娛樂的場所。然而,隨著十字軍東征的進攻,此競技場已成為廢墟,一些雕像已被其他列強偷走,但仍留有幾座遺跡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The obelisk of Pharaoh Thutmose III),建造於西元前1490 年法老王圖特摩斯三世,花崗岩的建材,經過3000多年的遞嬗,仍然完好。原先位於埃及路克索卡納克神殿西元390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運回君士坦丁堡,豎立在此競技場中,故又稱為狄奧多西方尖碑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現高20公尺,搬運過程中損壞了約10公尺,但歷經3500年的朝代更替,仍然可見上方神秘的埃及圖騰)

君士坦丁紀念柱建於西元10世紀,由君士坦丁七世下令建造,高32公尺,原本外面以金飾銅牌裝飾,但也在十字軍東征時被洗劫

(君士坦丁紀念柱,如今是個樸素的柱子)

廣場左側的拜占庭八角亭,為德國噴泉,1898年於德國由大理石製造, 1900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贈送給土耳其的紀念品,材料一片一片的送來伊斯坦堡組裝

(德國噴泉)

 

參觀完廣場後,我們繼續前往托普卡匹皇宮(Topkapı Sarayı),意為大砲之門,佔地70萬平方公尺,位於小山丘且周圍靠海,築起護城牆,易守難攻。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並改名為伊斯坦堡後,1460年即開始建造這座托普卡匹皇宮,於1478年完工。直到1853年,皆為蘇丹在城內的官邸與住宅,舉辦了國家儀式、皇室娛樂活動,也收藏了許多黃金珠寶、各國藝術品等,見證了鄂圖曼帝國最強盛的時期。隨著鄂圖曼帝國在1921年滅亡,托普卡匹皇宮於1924年成為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式博物館之一

托普卡匹皇宮可分為四個庭院以及一個後宮,後宮是除了蘇丹、皇子及宦官外,其餘男人皆不可進入

第一庭院是帝國時期唯一開放給老百姓使用的庭院,可作為集會場所,或是各國使節休憩的所在

(帝王之門,走進去可見第一庭院,建於1478年征服者蘇丹)

(神聖和平教堂,在君士坦丁堡時期為教堂,伊斯坦堡時期則改為清真寺,現作為軍械倉庫使用)

進入第二庭院即可見到正義廣場(Divan Meydanı/Divan Square),這裡以往遍佈了孔雀及蹬羚等珍獸。帝國時期會用來舉辦正式典禮、喪禮、節慶或是加冕等儀式。除此之外,帝國議會(Imperial Council Chamber)、正義之塔、寶庫(外寶庫,存放武器)、御醫房、御膳房、禁衛軍駐紮營也位於此

(中門崇敬門,通往第二庭院,建於1468年,上方像是阿拉伯神燈的圖案可是蘇丹的簽名呢)

(進入第二庭園需要安檢以及收費唷)

(細緻的皇宮模型)

(第二庭院的行政中心—正義之塔)

(帝國議會)

(正義廣場靠近馬爾馬拉海峽處有御膳房,現為瓷器收藏處)

 

通過吉兆之門就會抵達第三庭院,即為內宮,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進來的了。吉兆之門為當時出兵之前,軍隊會聚集在此等待蘇丹閱兵,接過軍旗,帶著好運出征。這裡有內庭圖書館(征服者的展覽館)、覲見廳(蘇丹接近外國使節的地方)、蘇丹的私室、僮僕的宿舍(現已成為帝國肖像展覽廳)、帝國寶庫(內寶庫,存放珠寶、傳家之寶、手工藝品、喬治屠龍的寶劍、摩西分海的手杖)、遠征軍宿舍(現存放皇家衣服飾品)

(帝國寶庫太多人在排隊,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內廷圖書館,表面以大理石構成,收藏神學、伊斯蘭宗教法、鄂圖曼土耳其著作)

後宮(Harem)是蘇丹、太后,嬪妃、皇子皇女、蘇丹的兄弟姐妹及宦官生活起居的場所,外圍主要為宦官與侍女的住所,內圈則為蘇丹及寵妃居住地。共有300間客房、9間浴室、2座清真寺、1個庭院及1個洗衣房,保護居民的隱私及維持生活品質

(後宮繁複華麗的磁磚拼接)

(浴室以及洗土耳其浴的地方)

(帝王殿,蘇丹在此接待客人、嬪妃、子女,宗教結婚的慶典或是皇室婚禮也在此舉辦)

(穆拉德三世私室,擁有後宮第二大的圓穹頂,僅次於帝王殿,兩層高的水池,顯示當時的奢華)

(睞人庭院,是奧斯曼帝國後宮制度中的最低階妃嬪)

(黃金路,白色的牆身,可以通往許多房間,包括清真寺、太后庭院、后妃庭院、皇子寢室)

第四庭院,位於整個皇宮最深處,包括鬱金香花園、大亭樓、割禮廳、開齋亭(可以觀賞金角灣)、太醫堂等,能夠欣賞到馬爾馬拉以及博斯普魯斯海峽,今日的午餐也在這兒的Konyali Restaurant享用羊膝料理。土耳其先祖為遊牧民族,牛與羊為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羊肉更是招待貴賓的最高禮遇

(又是個可以欣賞海景的餐廳)

(午餐為羊膝或是雞腿料理)

[托普卡匹皇宮]
地址:
İstanbul, Fatih, Cankurtaran
營業時間:星期三至一0900-1800,星期二休館

接著,我們前往聖索菲亞大教堂(Ayasofya),索菲亞在希臘語意為神聖智慧,而聖索菲亞即為獻給天主聖智,也就是耶穌基督。於532年查士丁尼大帝開始建造,於537年完工,完工時,查士丁尼大帝走進教堂後大帝說道,“感謝上帝,給我這個機會創造這麼棒的禱告之地“。至1453年之前,這裡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直到1453年鄂圖曼帝國戰勝後,便將其改為帝國清真寺。至1935年,以蘊含歷史意義以及人文風情的博物館重新向世人見面

因為曾經改建為清真寺,因此教堂內可見阿拉伯書法、伊斯蘭喚拜塔、清真寺的聖龕,也有因為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而導致臉被遮住的鑲嵌畫

聖索菲亞大教堂現今為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兩大宗教共存的中立博物館,可以說是宗教界的奇蹟。壯觀的拜占庭式建築、高超的建築工法、精美的基督鑲嵌壁畫、精細繁複的伊斯蘭圖騰與阿拉伯書法,這座博物館隨著時間的流轉,見證了帝國的興起與衰落,而她仍以美麗優雅的姿態,矗立於此

 

(美麗的粉紅色外觀,同時擁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建築特色)

 

(教堂外的淨禮池Baman)

(左側查士丁尼一世拿著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右側君士坦丁大帝拿著君士坦丁堡,伴在聖母聖嬰兩側)

(上方為聖母抱子鑲嵌畫)

 

(女皇佐伊馬賽克,耶穌基督穿著藍色長袍,右手祝頌左手拿著聖經。右側為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錢包,象徵其於教堂的奉獻;左側為佐伊女皇,手持捲軸,象徵其作出的奉獻)

(科穆寧馬賽克,聖母瑪莉亞同樣著深藍色長袍,將耶穌抱在膝上,右手祝頌左手拿聖經。右側為約翰二世,呈上錢包,象徵其於教堂的奉獻;左側為依琳娜女皇,乘上卷宗)

(大圓頂直徑31公尺,高55公尺,由40根肋柱以及小半圓支撐,圓頂下方有無數窗戶增加採光。建築結構採帆拱工法,圓頂下方是由柱子組成的帆拱,如此不僅可以有助於穩定拱形結構,還能以壁畫藏著支撐)

(現存最巨大的阿拉伯書法作品,分別寫著阿拉Allah、穆罕默德Muhammed、阿里Ali、奧斯曼Osman、奧瑪爾Omer、哈桑Hasan、埃部·貝克Ebu Bekir 的阿拉伯語)

(冒汗柱Weeping column,據說會聚集水氣還會治病,傳說查士丁尼大帝靠在柱子上,頭痛就痊癒了!現在則變成好運之說,大拇指伸進凹槽內,手腕轉360度,如果大拇指濕濕的,願望就會實現唷!但可能是因為這根柱子連到地下水才會帶來濕氣)

 

 

(外面有很多大狗狗)

 

 

(趁著下午天空放晴,再來拍一次舊城區的代表建築—藍色清真寺與聖索菲亞大教堂,還有買美味的烤玉米XD)

[聖索菲亞大教堂]
地址:Sultan Ahmet, Ayasofya Meydanı, 34122 Fatih/
İstanbul
營業時間:0900-1700,無休館

古地下儲水池(Yerebatan Sarayı)是下一個景點,地下水宮殿是她的另一個名字,但其實她並非宮殿,而是一個地下水庫。於拜占庭帝國時期由君士坦丁大帝初建,後由查士丁尼大帝建造完成。從20公里遠的水源引至君士坦丁堡的地下儲水池,抽出水後再送往君士坦丁堡各地,供應當時的民生用水,儲水量有10萬公噸,足夠當時城內居民使用一個月呢

整個建築總長140公尺,寬70公尺,共有336根9公尺高的石柱支撐。這些石柱由神廟或其他建築搜集而來,再經由雕刻或切割而成。其中的98根是科林斯式柱式(Corinthian),其餘大多為多力克柱式(Doric),甚是壯觀

1980年代土耳其政府重整後,為了開放給遊客參觀,便在水池上修建了道路,點上幾盞燈光,林立的石柱以及詭譎的光影,彷彿走入了神秘的地底宮殿

(石柱共12行,每行28根,以間距4.8公尺排列 )

(淚柱,是為了紀念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過世的工人所建,也是許願柱)

 

(梅杜莎頭像之柱,位於宮殿西北方最角落處,梅杜莎為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滿頭頭髮為毒蛇,因被雅典娜詛咒,只要直視他的雙眼就會變成石頭。這兩根柱子,一個側倒,一個上下顛倒,就是為了避免與梅杜莎的眼睛對視會被變成石像)

[古地下儲水池]
地址:Alemdar, Yerebatan Cd. 1/3, 34110 Fatih/
İstanbul
營業時間:0900-1730,無休館

 

這趟土耳其的旅程,以有頂大市集(Grand Bazaar/Kapalı çarşı)壓軸。此為最古老最大的市集之一,由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蘇丹)於1455年開始建造,於1461年完工,因為這裡當時為海上貿易的中心點,經濟繁榮。現在有61條巷弄,超過3000家商店。這裡除了聚集經濟之外,批發商也會在這兒設點零售,也因此這裡可以買到所有想得到得紀念品!舉凡馬賽克燈、香料、瓷器、皮件、茶葉、以及特色紀念品磁鐵、杯子等等,這裡通通都有,裡面也有販售許多名牌服飾或包包,但領隊表示都是假貨!把市集當作最後一站,正好可以買齊不夠的伴手禮XD來這兒也千萬別忘了殺價(除非店家已標明不接受殺價),平均殺價範圍約落在65折左右

(有頂大市集的其中一個入口,共有超過14個入口,一定要記清楚自己從哪裡進去)

[有頂大市集=大巴札]
地址:Beyazıt, Kalpakçılar Cd. No:22, 34126 Fatih/
İstanbul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0900-1900,星期日無營業

血拼完之後,我們來到Hotel Arcadia Blue,享用在伊斯坦堡的最後一餐,伊斯坦堡經典的兩大建築—藍色清真寺以及聖索菲亞大教堂伴著我們享用美味的晚餐,細細地將這十天美好的旅程寫入回憶中

(Hotel Arcadia Blue)

(可以同時欣賞到藍色清真寺以及聖索菲亞大教堂)

 

(晚餐為新鮮的海鮮料理)

 

(甜點是土耳其特產的果仁蜜餅Baklava,如同千層酥般,但口感更為紮實,配上開心果與蜂蜜,佐以香草冰淇淋,同時享用無糖紅茶,是非常推薦的土耳其甜點!!)

吃飽後,便搭乘巴士前往伊斯坦堡國際機場,搭乘土耳其航空TK24(0135-1755)回到台灣

 

(伊斯坦堡機場的Old Bazaar,裡面的東西比外面貴3倍)

(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什麼品牌的巧克力甜點都有!)

(伊斯坦堡機場裡也有遺跡呢XD)

 

(飛機機餐,義大利通心粉,算是不錯的飛機餐!) 

arrow
arrow

    髒小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